坦桑石
- 詳細介紹
坦桑石
英文名:Tanzanite
硬度 6.5 比重 3.15-3.38
折射率 1.69-1.70 雙折射率 0.006-13
佩戴:耐久性差,較脆弱,易碎
「坦桑石」(Tanzanite)是礦物「黝簾石」(Zoisite)的透明藍色品種,於1967年在坦桑尼亞被發現,盡管硬度較低,但是由於具有媲美藍寶石的色彩而受到歡迎。
「坦桑石」是由於含有「釩」(V)和「鉻」(Cr)而呈現紫羅蘭色到藍色的色彩,含「釩」多就呈藍色,含「鉻」就會呈現紫羅蘭色。
「坦桑石」是一種十二月誕生石。
人類認識「坦桑石」的曆史
1962年,人們最早在乞力馬紮羅山(Mount Kilimanjaro)附近發現這種藍色的「黝簾石」,但是一直到1967年才正式開始開采。美國珠寶公司 Tiffany & Co. 將這種寶石命名為「Tanzanite,坦桑石」,名字來自於發現地「坦桑尼亞」,並首先將其推廣到美國和全球市場。
「坦桑石」的顏色
「坦桑石」具有天然強烈的「三色性」(Trichroic),在一顆寶石上可以呈現三種不同的色調,不過黃色、棕色調會影響原本的體色。
天然藍色的「坦桑石」非常稀少,市場上的絕大多數「坦桑石」都是經過加熱處理的,在400-500攝氏度加熱後,「坦桑石」中的黃色調和棕色調褪去,藍色變得更深,達到更高的寶石色彩。
「坦桑石」屬於斜方晶係,二軸晶。
「坦桑石」的佩戴和保存
「坦桑石」的摩氏硬度隻有6.5,比空氣中的灰塵更軟,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有可能表麵光澤降低,因此「坦桑石」比較適合做作為裝飾戒指,而非日常佩戴的訂婚戒指。
不可以進行超聲波、蒸汽清洗,隻能用溫肥皂水清洗,清洗後用幹布擦幹。